近期,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召开“七·一”表彰大会,表彰120名优秀共产党员、6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3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及28名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先进典型,激励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进一步鼓足干劲,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百岁生日献礼。
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局新闻中心特开设“战斗堡垒”“榜样的力量”专栏,陆续刊发全系统“两优一先”的先进事迹。
第30期
“能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是我人生莫大的幸福”。来到望谟县驻村两年时间,在大家的共同帮扶下,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摆脱了贫困的面貌。作为全省8848名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我始终不改初心、坚守承诺:就是要以帮扶成效赢得群众的认可和历史的检验;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扎根基层,情撒望谟,书写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挥洒光与热。
我们的驻村干部远离家人,扎根农村,无私付出,全力帮扶,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大家凝心聚力、冲锋在前,把所有的心血和汗水洒到了脚下的泥土。
2020年受疫情影响,脱贫攻坚工作更加艰苦卓绝。山高路险,尤需毅力。春节大家都放弃休假,第一时间赶到驻村,值守寨口,拿着喇叭,走村串寨,进行防疫宣传,做好排查登记。还要组织群众春耕复产,动员外出务工,确保群众收入达标。我们还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深入摸排、补齐短板、完善基础资料。基本上每天都有相关部门到村开展督战和交叉检查,大家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做到动态清零。为了按时高质量完成攻坚任务,大家很少有时间休息,每天都是白天入户走访、晚上加班录入数据,经常熬夜到凌晨1点过,甚至4、5点钟。“被批评了,伤心最多不超过一天,第二天醒来还要迎头赶上;受表扬了,骄傲最多不超过一天,第二天醒来仍要再接再厉。”我们就是这样相互鼓励,合力攻坚。
我们是离群众最近、和群众最亲的人,村里的发展、群众的大小事情都需要我们去处理,自驻村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努力为望谟的干部群众当好示范、树好榜样,朝着成为群众心中的“好书记”“好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帮扶。
2020年3月因工作需要,我被任命为村执行指挥长,承担了整个村脱贫攻坚统一调度的重任。相比其他干部,我要学习更多的知识,牺牲更多的时间,承担更多的任务。经常是晚上往返乡政府参加工作调度和业务培训,第二天一大早还要对相关文件、政策先要自己吃透后,再结合村实际情况给大家针对性培训,确保数据准确全面。省州县有关部门也对我们村的工作给予高度认可。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
刚到村时,我就发现村干部因为文化知识有限等原因很少参与到脱贫攻坚等工作中去,支书、主任都各自为战,紧紧依靠1-2名驻村干部盘活整个村的工作,村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效率低,信息不精准,群众认可度也很低。第一书记就要帮助贫困村培养一批“永不走的工作队”。于是我就和驻村队员一起找村干部谈心,帮他们树立信心;通过以身作则,改进村干的工作作风。去年年初,我自掏腰包请村干、党员和群众代表吃连心饭,开座谈会,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规划了村庄发展的方向。通过不懈努力,我们凝聚了人心,树立了信心,有了他们的参与,这场硬仗才打的更加漂亮。驻村以来,驻村工作队帮村里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帮助新修建了12公里的产业路,发展种植了香蕉、油茶杉树,新建了1200平方的文化广场及党建活动室的改造,完成了老旧水管的更换,塌陷路面的修复,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118个公益性岗位,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增加了百姓的收入。我们一名驻村老同志说:“这么多年来,村干部没有这么团结过,我们村也没有得到这么多的帮扶,正是有了书记的帮扶,我们村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驻村帮扶期间,我们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
住房安全,也是检查组、第三方评估最为关注的。我们村有一位固执的老人因为和母亲闹矛盾,住进了老旧住房,经过驻村干部的一次又一次耐心劝说,解开了农户的心结,最终搬进了新房;有一位得了重病的贫困农户,去广东前后住院6次花去了12万多,我们帮扶干部第一时间拿去报销,正是有了三重医疗保障和防贫扶助险的好政策,最终只花了9000多块,防止了返贫。义务教育保障中提到,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在扶贫中,我们成功动员了一个又一个厌学的学生重返校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两年时间,我们村共有27名高三毕业生考取了本科以上大学,在局党委的帮扶下,共资助30000多元,帮助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去年考取上海师范大学的研究生王光清同学在感谢信中讲到:“作为一名学生,我现在没有能力回报你们,我能做的只有努力学好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看到这封信后,我感觉教育帮扶真正起到了作用,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发奋读书,努力用知识改变贫困的面貌,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扶贫效果。
扶贫要扶智。为了能够让村里“闲人”动起来,我们以身作则,带领党员干部,撸起袖子、挽起裤脚,来到山上和群众一起种香蕉、栽油茶,来到路边一起砍杂草铲碎石,来到房前屋后一起除垃圾清杂物。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村里的这些“懒汉”也慢慢勤快起来了,他们也找到活路干,村容村貌也越来越干净整洁。
经过两年的帮扶,里奖村所有农户实现了稳定脱贫,在大家的坚持不懈帮扶下,没有出现返贫致贫的情况,驻村队员用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去年7月我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我认为这一荣誉是属于集体的,首先感谢局党委和各戒毒所的倾力帮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筑阵地,凝聚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扶教育,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修水池,让老百姓喝上了放心水;建示范户,群众生活越来越美好;改线路,照亮了百姓的脱贫路;修广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其次,还要感谢和我一起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友们,正是你们的鼎力支持和精诚团结,才让我们的工作得以稳步推进,正是你们的忘我付出,才换来老百姓的脱贫致富。最后,要感谢默默支持我的家人,是你们让我能够奋力前行无后顾之忧。
“圆规为什么能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我们要一如既往,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带领老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孙 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