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所以来,黔西南州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黔西南所”)严格落实“应收尽收”工作要求,竭力担当、主动作为,克服重重困难主动承担起收治病残戒毒人员的工作。此次新收的多名病残戒毒人员中患有3级高血压、高位截瘫、肺大泡、脑部肿瘤等多种严重疾病,给黔西南所在医疗、教育、管控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一周的诊断治疗、教育矫正、心理矫治、人文关怀等戒治措施,目前,新收病残戒毒人员思想稳定、病情可控。
详细谋划,严谨实施收治措施
所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安排部署,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合理调配警力,主要领导亲自督导检查收治工作关键环节,职能科室主动对接转送单位,核对法律文书,完善交接资料,戒毒大队积极准备,提前开展安全检查、环境消杀、物资筹备等相关工作,戒毒医疗中心、警戒护卫大队按照疫情防控规定和新收人员入所体检要求,严密组织实施体表检查和安全警卫工作,收治工作全过程严谨、有序、安全。
精细管理,重塑纪律法规意识
新收人员入所后,民警第一时间组织戒毒人员学习所规队纪、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戒毒人员行为考评办法》等内容,强化戒毒人员规矩意识,培养戒毒人员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对戒毒人员宿舍、公共区域及戒毒人员进行全覆盖、零死角的安全大检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强化分级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在深入细致谈心谈话后,重点在医疗救治、生活饮食、康复训练、包夹管控等方面,采取一人一案的方式,加强精准管控,确保每名重点人员管控到位、病情监测到位。严格落实每日研判制度,全面分析研判新收戒毒人员实时动态,重点人员的教育转化,新收工作开展等工作,找准薄弱点、填补空白点、堵住风险点。紧盯“五重”环节,确保管理精准。
强化教育,坚定戒毒戒治信心
结合病残戒毒人员自身特点,一方面,民警通过开展《戒毒常识——毒品的危害》《仁爱孝道》《心理营养》《人生励志篇-做强大的自己》等实体化课堂教学,不断提升戒毒人员认知能力,唤醒内心深处的良知,增强戒除毒瘾的信心;另一方方面,以摸排问题、疏导情绪为出发点,围绕健康状况、吸毒原由、家庭状况、婚姻情况等内容,及时掌握新收戒毒人员思想动态,消除不良情绪。并及时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使戒毒人员尽快适应场所戒治生活,以营造“互信、互帮、互助”的戒治环境和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在新环境里静心、安心、放心地进行戒治。
精准诊疗,做好医疗服务保障
结合病残戒毒人员病情,医疗中心经过检查、诊断,对每名病残戒毒人员制定“一人一案”诊疗方案,诊疗中严格落实每日巡诊制、24小时急诊制,实行全天候医疗保障。并派经验丰富的医生佩带急救药品、设备入住大队,做足突发情况应对之策。同时加强与三家合作医院在紧急情况下的协商沟通,强化一线执勤民警急救技能培训,加大场所突发情况应急演练力度,为处置应急事件打下坚实的医疗保障。
一直以来,病残吸毒人员是制约禁毒戒毒工作的难题之一,是对场所医疗技术的挑战,是对开展“两个拓展”工作的考验。此次收戒病残戒毒人员既是对黔西南所的一种挑战,更是一种考验,黔西南所将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开展好病残戒毒人员的诊治、管教等工作,在“可为”的时代、以“有为”的行动推动戒毒管理工作出新绩、展新颜。
责任编辑:孙 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