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文化 赓续精神血脉 争做红色传人
中国政府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 / 场所动态
传承红色文化 赓续精神血脉 争做红色传人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娄山关地势险要,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为确保主力部队在遵义休整以及遵义会议的安全召开,中央红军首次夺取了娄山关。会议过后,因土城一战受挫,毛主席当机立断,一渡赤水,放弃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摆脱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由云南扎西转头东进,二渡赤水,重新向遵义进军。途中红军再夺娄山关,二进遵义城,共歼敌两个师、八个团,俘敌3000余人,取得了长征以来首次大捷。如今的娄山关硝烟不再,但红军战斗过的战壕、留下的弹坑仍旧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和那些不屈不挠的英雄。


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员党性意识,体验不畏艰难的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争做红色传人,不断增加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近日,贵阳市三江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三江所)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参观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同志们来到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手迹碑刻面前,都不由自主地诵起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尽情领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恢宏气势和“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拼搏精神。短短四十六个字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充满了老一辈革命家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胸怀。

缅怀先烈

来到娄山关大捷牺牲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前,同志们深切地缅怀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看着眼前直指苍穹的纪念碑,同志们看到了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革命烈士们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踏着青石板山路,远望四周,山峰耸立,地势陡峭,中间两座山峰相连,形成一道狭窄的隘口。其东侧为悬崖绝壁,西侧则是高山峻岭,直面清风便能感受到娄山关的磅礴之势。来到小尖山山顶,山顶现仍然留有碉堡残痕,石碑上镌刻着“遵义战役·娄山关小尖山遗址”,抚碑望众山,不得不让人感叹峰之雄奇,山之伟岸,看到身下的茂密丛林,看到身旁战争留下的断壁残垣,还有那冷冽彻骨的山风,仿佛让人置身当年的景象,紧张的战斗打响时的激烈状况仿佛历历在目。

最后,同志们参观了毛泽东诗词馆,全馆以时间为主线,结合史实展示了毛泽东一生中主要的诗词作品,一篇篇红色诗词有谁主沉浮的浩歌,也有霹雳暴动的风烟,有残阳如血的壮烈,也有战地黄花的灿烂,有临海而迎潮搏浪的激情,也有和乱云飞渡的从容气象。充满着革命斗争中中国革命先辈不变的思想信念和不灭的红色革命精神。


  此次赶赴娄山关战役遗址实践学习,使大家亲身感受战斗条件的艰苦,战斗环境的紧张激烈,重温红军不畏远征难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及勇敢作战的战斗精神。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进一步学习红军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在工作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勇于创新善于开拓,奋发有为不懈进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建功立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汤新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