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省女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戒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综合矫治、守正创新”工作方针,立足戒毒人员身心康复需求,创新探索女性戒毒人员个性化精准化戒治体系的构建,秉承共性教育筑基、个性发展赋能的理念,力争从“千人一面”到“量体裁衣”,尝试“必修课+选修课+主题课+微课堂”的多维度教育模块,通过丰富教学资源、创新课程设置、非遗入所搭建文化桥梁、文化疗愈重塑社会连接等方式,全面提升教育戒治科学化、标准化水平。近年来,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省女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戒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综合矫治、守正创新”工作方针,立足戒毒人员身心康复需求,创新探索女性戒毒人员个性化精准化戒治体系的构建,秉承共性教育筑基、个性发展赋能的理念,力争从“千人一面”到“量体裁衣”,尝试“必修课+选修课+主题课+微课堂”的多维度教育模块,通过丰富教学资源、创新课程设置、非遗入所搭建文化桥梁、文化疗愈重塑社会连接等方式,全面提升教育戒治科学化、标准化水平。
分层分类 精准施教
省女所在构建女性戒毒人员个性化精准教育体系构建工作中,以“个性化+多元化”教育模式助力戒毒人员自我成长。
戒毒人员入所后由大队按照年龄、教育背景、家庭状况、自我认知、生活经历等方向进行基本信息的全面摸排。摸排形成信息表,交由教育矫治科、所政管理科、五大中心等部门,结合工作实际,采用个别谈话、行为观察、调查走访等方式更深入了解戒毒人员的特长与爱好、认知水平、成瘾程度、性格特点、三观、生活习惯、行为模式等,通过共商、研判评估最终制定个性化精准教育戒治措施。措施形成后,按照措施实施教育戒治,每季度根据戒毒人员意愿、大队反馈和部门建议,对戒毒人员的个性化精准教育戒治措施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戒毒人员的具体情况,促进戒毒人员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形成。
资源扩容 拓宽路径
改变过去靠教材、靠经验的课堂形式,实施“必修课+选修课+主题课+微课堂”的多维度教育模块。统一开展法律常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戒毒常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规定动作”,自主编写《女性正观基础教材》《礼乐矫治基础教材》两本教材,以礼乐育德重塑女性三观。同时根据戒毒人员的兴趣爱好、审美要求、个性特点、认知水平,开设多门选修课,最大限度满足戒毒人员差异化需求,并为戒毒人员量身定制“微课堂”,鼓励戒毒人员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
2025年,省女所还引进了蜡染、编织、刺绣等非遗项目,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定期到所授课,用传统文化浸润和缓解戒毒人员心理焦虑,增强自我认同感。
成长档案 动态追踪
建立戒毒人员全周期的个性化精准教育档案,定期评估知识掌握、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行为改变等,以便动态调整教育措施、总结经验教训。同时,设置学习积分奖励兑换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接下来,省女所在个性化精准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将继续细化分层分类的标准,加大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力度,深化社会资源与所内教育的联动,拓展符合戒毒人员特点的教育资源库,打造动态成长生态系统,以期实现与社会化教育有效衔接。
责任编辑:彭靖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