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苑文艺 | 岗位流转处,初心自皎洁
中国政府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 / 场所动态
警苑文艺 | 岗位流转处,初心自皎洁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赠帮莹


黔地秋光映警装,十年警色映清辉。

七队案前厘册卷,分毫数据总相依。

一朝转赴生卫事,病者忧怀记入微。

台账明如秋夜月,物资清点不曾违。

年轻后辈多称姐,经验倾囊语不稀。

纵使暂居指挥处,心牵队里趁闲归。

初心恰似岩中竹,历岁经霜节更巍。

莫道平凡无足颂,丹心一片耀戎衣。



初识王帮莹时,她还在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七大队,彼时她在管理岗,是同事们口中 “定海神针” 般的存在。办公室的台灯常为她亮到深夜,桌上堆叠的档案册,纸页边缘已被反复翻阅得微微发卷,每一页的批注都工整得像打印出来的;报表里的数字更不必说,她总拿着两支不同颜色的笔,一支勾重点,一支核偏差,连小数点后两位的细微差异,都能在反复比对中揪出来。我常常看到她为了一组数据的精准、为了一份报告的严谨,反复核对,不放过任何细节,正是这份对工作的认真,对规则的坚守,让我这个当时的“新手”明白了,所谓 “严谨” 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藏在档案册的纸张里,落在报表的墨迹中,是对每一份责任的敬畏,对每一个细节的执拗。

后来她调去一大队,转身成了戒毒人员的 “生活大管家”。岗位换了,可那份从管理岗沉淀下的细致,却半点没减。记得有次戒毒人员小李犯了胃病,她陪着去医院,手里攥着的病历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小李的过敏史、既往病史,连 “不能吃辣、空腹易反酸” 这样的小事都标了红;医生叮嘱 “每日三次服药,饭后半小时”,她怕小李记混,特意在药盒上贴了便签,还在值班室的日历上圈出复查日期。管理生活物资时,她做的台账如同病例般清晰翔实,那些看似冰冷的数字,实则是戒毒人员生活里的细碎保障,是她把 “守护” 二字,揉进了柴米油盐般的日常里。那枚挂在她抽屉里的个人三等功奖章,光泽不算刺眼,却恰好映出她在不同岗位上同样坚定的模样 。

队里的年轻民警都爱叫她 “帮莹姐”,不是因为她资历深,而是她总把自己的经验,化作一盏暖灯,照着后辈前行的路。有人捧着报表来问数据怎么核对,她不直接指错处,而是把笔递过去:“你先对比上周的台账,看看这组数字和物资领用记录能不能对上,做生卫工作,要‘账实相符’,更要‘账心相符’。” 一句话点透关键,比直接给出答案更让人豁然开朗。今年九月,她被派去指挥中心跟班学习,大家都以为她能歇口气,可周三的午休铃刚落,她又匆匆赶回队里。怀里揣着的笔记本上,记着新入所戒毒人员小林的情况:“离家半年,想念年幼的女儿,情绪低落”。她拉着小林坐在谈话室,没说什么大道理,只是陪着她拨通亲情电话,听小林对着电话那头的女儿哽咽,悄悄递过纸巾;等电话挂了,才轻声说:“好好改造,等出去了,就能天天抱着孩子了。”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身上,她的声音很轻,却像暖光一样裹着人。

十年从警路,岗位流转处,她早已把 “忠诚” 酿成了习惯,把 “奉献” 写成了日常。这便是一名戒毒民警,在平凡岗位上,书写出的最动人的诗篇。

责任编辑:彭靖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