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戒毒经历,离异中年浪子如何回头?

毒品预防教育与戒治帮教综合服务平台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登录开始学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禁毒戒毒知识宣传 / 禁毒戒毒听“我”说 / 戒毒方法听“我”说
3次戒毒经历,离异中年浪子如何回头?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一、个案背景



(一)基本资料:


姓名:敏哥(化名)

性别:

年龄:44岁

婚姻状况:离异


(二)接案原因:


敏哥2013年被公安局责令社区康复,根据国家禁毒法的规定,敏哥成为工作人员中的一名服务对象。


2021年12月底社工在走访和面谈过程中,发现敏哥无业,经济困难,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感谢社工能够去探望他,关心他。因此敏哥进入了禁毒社工的视线,成为重点关注对象。2022年1月社工正式接案。


2022年1月,案主没钱买药,血糖一度升高



二、个案背景资料



案主敏哥是三亚市吉阳区人,离异无孩,父亲已逝,母亲健在,兄弟姐妹共五人。妹妹,妹夫与他关系较好,其他人跟他关系不好。目前敏哥在村里坡地有一块坡地三亩左右。


敏哥在接触毒品前非常能干,自己开垦荒地种植芒果,还帮老板管理鸡苗厂,工作非常用心,得到老板的重用和赏识。


敏哥第一次接触毒品是2008年3月,因父亲去世后,心情低落沉浸在悲伤中,朋友告诉他吸一口就会忘掉烦恼,忘掉伤心。因为好奇心与从众心理,他听从朋友的诱惑,开始吸食海洛因,从此走上了吸毒的道路。敏哥一共有三次戒毒经历,两次被抓去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


第二次戒毒出所后,他带领村里人一起挖矿发了财,但经不住朋友的诱惑再次复吸,第三次是到远在湛江的姑姑家,靠意志力把毒戒了。戒毒成功后,敏哥再次回到三亚发现家里的鱼塘和芒果地已被征收,当年,母亲和弟弟并未把征收的赔偿款分给他。


2018年敏哥离异后,曾经一度消沉,后来迫于生活,他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2019妈妈和弟弟给他九万元相当是征收赔偿款,同年他被查出患有严重糖尿病,住院治疗。出院后,他买了一些槟榔苗在坡地种植,还盖一间铁皮屋,被朋友忽悠花了五万多。


九万元花的所剩无几。自生病后,敏哥不能熬夜,也干不了重活,他干脆辞职在家管理槟榔地。2021年敏哥患有尿道结石,跟人借了两千治疗。之前种下的槟榔苗有几棵大的结了一点果子,2021年卖了一些,但敏哥从未记账,有多少花多少,也不知道卖了多少钱,没钱了就少吃一点。每个月还固定买糖尿病药,经济经常拮据。


案主培育的辣椒苗长大了


培育的另一品种辣椒苗


案主培育的野生椒苗



三、主观资料的采集



通过服务对象的微观系统了解:


服务对象的妹夫:我大舅哥这人比较懒,什么都不想干,整天就想着喝酒,经常没有钱,我们也没有这么多钱给他。


服务对象的好友: 敏哥在吸毒前非常能干,吃苦耐劳,做事认真负责,为人品质不错,是我的老大哥,我非常敬佩他,但沾上毒品后真的是毁了他一生。他现在这么低迷,有点放弃自己,我很痛心,希望他能够振作起来。


他又爱喝酒,经常乱交朋友,那些朋友都是不中用的,经常骗钱吃喝。敏哥这人花钱也是非常大手大脚,不懂得做规划,经常没钱。


服务对象的发小:我跟敏哥是发小,他这些年懒的,什么都不想管,槟榔园垃圾一堆他也不清理,都是我跟老婆两人经常帮他打扫。邻村的人要用他的菜地,他免费给别人种菜,他的槟榔地靠近水库,村里人进来钓鱼他也让进来,然后养的鸡隔三岔五被偷走。槟榔园的水电费都是我出,他也没有钱。


禁毒专干:服务对象自戒断后表现良好,积极配合禁毒工作,也下定决心不再复吸。



四、分析与诊断



(一)服务对象如今对毒品的认识与态度:


服务对象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他认为吸毒毁了他的美好前程,他下决心不会再吸毒,远离毒品。


(二)家庭环境及生活环境对其影响:


服务对象自妻子与其离婚后,与家人的关系不好,与母亲和弟弟的关系较差,不怎么来往,与姐姐的关系一般,与妹妹的关系还可以,但妹妹也极少与其沟通联系。


(三)服务对象的问题:


(1)服务对象因父亲去世伤心过度沾上毒品,又因妻子与其离异,自暴自弃,缺少动力,生活没有规划。


(2)服务对象喜欢喝酒和结交朋友,但朋友大多都是损友,对其影响较大。


(3)服务对象没有金钱和理财观念,有钱就花,经常出现经济拮据。



五、理论基础与干预模式



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或称能力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


其实务重点在于认为:每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他们的内在和外在资源;创伤、虐待、疾病和挣扎可能是伤害,但它们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协作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案主有自身的优势资源,社工从他的优势出发,帮助案主解决问题。


动机理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1918年最早应用于心理学,被认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当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并且存在着满足需要的对象时,需要才能转化为动机。案主有改变的意愿,但因为行动力较弱,一直未能改变自己的状况。


干预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的基本假设:


1、相信服务对象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能,在服务过程中强调服务对象的自主性;


2、服务对象具有处理问题的权利和义务;



六、服务目标与干预计划



(一)服务目标


1、激发服务对象的内在动力,让其对未来充满希望,对未来的生活有规划。


2、帮助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朋友圈,增强其社会支持系统。


3、帮助服务对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的计划支出。


(二)干预计划:


1、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


2、根据服务对象的优势,链接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鸡苗,鼓励他利用菜地种菜。


3、为服务对象进行社交知识普及,让其明白益友的好处。联系服务对象的好友与妹夫,增强服务对象的支持系统。


4、帮助服务对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合理支出的消费习惯。




七、介入过程



(一)建立专业关系,取得信任


社工第一次见到敏哥是在吉阳区田独海岸线戒毒康复工作站开展社会面风险评估。刚接触时,敏哥比较害羞,不会主动与社工交流,社工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最开始的交谈,社工更多的是从敏哥的工作,爱好,生活情况了解。社工第一次初步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第二次的会谈,敏哥非常热情,邀请我们去他的槟榔园参观,要杀鸡招待社工,敏哥非常开心能够有人主动关心他,社工运用尊重接纳、耐心倾听的技巧,让敏哥感受到社工是真诚的为他提供服务,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取得他的信任。


第三次的会谈,敏哥已对社工愿意敞开心扉,愿意与社工分享他的过往和经历,社工与敏哥一起协商制定帮扶计划。


(二)为案主提供鸡苗,鼓励他利用闲置菜地种菜,充分调动案主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案主缺乏动力,社工积极链接资源,但服务对象不是贫困户也不符合一些政策帮扶,只是一时陷入困境。经过考量社工与案主商讨,提议社工为案主购入一批鸡苗,扶持他养殖,等案主出售鸡或槟榔有收入后再将钱慢慢归还。


案主同意此方案,案主与社工达成口头协议。因案主有养过鸡的经验,社工让案主去挑选鸡苗,案主非常开心。当天,社工为案主购入25只鸡,同时还购买了一大袋玉米。


自购入鸡苗后,案主非常积极,每天都到槟榔园喂鸡,为了节约喂养成本,案主还提议捡椰子和剩饭喂鸡。每一次的会谈,社工都积极倾听案主的想法,肯定他的改变,鼓励他,支持他,为他点燃希望。


案主变得更加积极,他发现当地人爱吃野生椒,主动在槟榔园开荒,培育野生椒苗并种植。


每天都到槟榔园打扫鸡圈和清理一些垃圾。他还告诉社工,等有钱了,打算购入更多的腌鸡养殖,还要在槟榔园继续种槟榔,多产业一起发展。


(三)不仅在槟榔园清扫鸡圈和一些垃圾,为服务对象普及社交知识,远离损友,帮助他建立良好的朋友圈


案主爱结交朋友,但损友居多,案主走上吸毒的道路也是因交友不甚。面谈过程中,社工耐心倾听,鼓励案主表达,帮助他分析自己的朋友圈,引导其认识到朋友无需多,只需交益友。让其明白益友对自己的帮助,主动屏弃以前不好的朋友圈。


社工还建议其多参加社区活动,积极融入社会,重新建立朋友圈。在后期的跟进中,案主主动告诉社工,他已将一些不好的朋友删除,决定不再与他们来往,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四)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工与案主的妹夫和好友沟通交谈,把案主正在的努力和变化告诉他们,希望他们能够一起加入帮扶案主的队伍中,增强案主的支持,给予案主更多的信心,相信他的改变。案主的妹夫和好友都表示会关注案主。但经济方面难以支持,因为案主以前花了很多钱,他们收入也不高,家庭负担也重。社工表示理解他们的想法。


案主摩托车因无牌被没收,没有交通工具,他的朋友知道后,主动给他一辆电动车当代步工具,方便他出行。案主的手机坏了,没有钱购买新手机,其妹妹知道后,将一部旧手机给案主使用。案主的一位开快餐店的朋友和开粉汤店的朋友,也经常会给他送早餐和午餐。大家都尽自己的能力给予案主支持。


(五)帮助服务对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案主有钱时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合理支出,导致经常经济拮据,没钱买药,身体情况一度不好。在会谈过程中,社工耐心倾听,运用支持性技巧和影响性技巧,帮助其认识到他的这种不良消费观非常不好。


社工结合案主的情况,为他辅导怎么做好收入和支出的记账及如何合理支配,叮嘱其钱花在刀刃上。经过辅导,案主也发现自己以往的消费确实不合理,他表示今后不会再乱花钱,每一分钱都想法用在刀刃上。


案主完成社工布置的作业,清理鸡圈垃圾


案主与朋友一起在清理槟榔园垃圾


为案主购入一批鸡


为案主提供的鸡,案主养的不错



八、目标达成情况与反思



(一)目标达成情况:


(1)社工为案主提供的鸡苗, 案主悉心照顾,同时在槟榔园开荒,培育种下了野生椒苗,案主一改往日的消沉,每天变得积极,到槟榔园照料鸡苗,打扫鸡圈,开垦荒地,培育辣椒苗和野菜苗并种植。他想着如果有收入就会购入更多的腌鸡喂养,还想再做一些小生意,案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2)通过辅导,案主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他主动将一些不好的朋友删除并表示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也意识到自己以前不良的消费习惯,在努力改变。


(3)案主的社会支持系统得到增强。


(二)专业反思:


(1)运用好尊重、倾听、鼓励和同理心等社工专业技巧


在服务介入过程中,社工积极运用尊重、倾听、同理等沟通技巧,用心聆听案主传达的信息,理解案主的感受,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让案主充分感受到社工是真诚为他提供服务,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2)注重案主的改变动机和优势,激发他的能动性


案主有改变动机,但缺乏行动力。社工注重提升案主的行动力,帮助案主了解自身存在的优势和资源,肯定案主的能力和改变意愿,对案主的每一次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案主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案主改变的信心。


(3)注重引导案主对自身的思考,帮助其发现自身问题并进行纠正


服务过程中,社工注重案主的独立性和自主解决的能力,引导他意识到自身的一些问题及不良行为,对他进行辅导,让他的行为得到改变,并强化他的社会支持系统,为最终达成服务目标起到帮助。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