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戒毒系统案例
一、案例基本信息采集
案例类型:综合性教育戒治案例
案例报送时间:2023年10月10日
供稿: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 严高杨
审稿:贵州省戒毒管理局 熊 婧 范春文 冯建军
搜索主题词:司法行政戒毒综合性教育戒治 共享式 青少年 禁毒宣传 贵州
二、案例正文采集
开展“共享式”禁毒戒毒宣传
助力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综合性教育戒治案例
【案例背景】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好奇心重,判别是非能力不强,抵制毒品侵袭的心理防线薄弱,加之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最容易受到毒品的侵袭。
我们在深入校园开展禁毒戒毒宣传活动时发现,中小学本校老师平时进行禁毒戒毒教育宣传时所用的课件在选题、内容等方面普遍存在大量重复,并且选用素材趋于老化,造成中小学生觉得无聊、兴趣不高,听课效果不佳。在此基础上,授课民警采取变革性措施,主动与中小学老师联系,通过共享资源的方式,提升了禁毒戒毒宣传课件内容的丰富性、靶向性、即时性,2023年共对700余名中小学师生进行了禁毒戒毒宣传教育,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案例基本情况】
- 自我优化,提升队伍质量
大队以资历深厚、外出宣传经验丰富、语言能力强、课件内容丰富精彩的民警教师优先,组成本队禁毒戒毒外宣小组,提高开展宣传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授课民警紧跟当下现状,通过学习新的禁毒知识、法律法规动向及制作课件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进行自我革新,使得授课内容更具有时代感。
- “拿进来”式课程研究,制定上课方案
(一)获得校方资源。大队积极与校方老师联系,取得学校日常开展禁毒戒毒宣传的课件、教案及课后收获的效果等材料共享,并组织民警教师对以上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以制定新的授课方案。
(二)利用新媒体,多渠道优化宣传课件
通过对校方资料的研究讨论,罗列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如信息不完整不准确、资料老旧不符合当下实际、上课过程模式过于平淡、素材老化难以引起兴趣等。大队民警以学校短板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当下主流的新媒体平台,搜集时下富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宣传视频、图文素材、案例,在制作PPT、教案时加以应用,主动补齐短板,使得课件内容更加科学准确,更加贴合时代特点,提高中小学生参与上课时的兴趣和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听课效果。
- 靶向性课程设计,精准传播禁毒戒毒知识
以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接收信息的能力不同为方向,区别开展在不同学校和不同年龄段学生中进行教育宣传的课程设计。在向6-10周岁的低龄儿童授课时,主要以培养提升其主动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为主,所以在课件的表现形式上,往往采用卡通形象和图片,采取观看动画短片、互动问答等引导式课程向其灌输禁毒意识。而11-16周岁的青少年拥有较高的接受应用能力,对青少年开展教育宣传,则侧重于与时俱进地传播法律法规和禁毒戒毒知识,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辨别五花八门的毒品伪装,主动避开毒品传播高发区域,树立起拒毒防毒能力。通过区别开展课程设计,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小学生听不懂,中学生没兴趣”情况的发生,有效地对中小学生传输了禁毒戒毒知识,提高了我们搞宣传教育的效果和意义。
下面是不同年龄段禁毒戒毒宣传课件的节选,可看出课件在表现形式和宣传内容上的较大差异:
(图为6-10年龄段宣传课件节选)
(图为11-16岁年龄段宣传课件节选)
三、“拿出去”式资源共享,协作互助提升禁毒戒毒宣传成效
从开展宣传活动中积累经验,对内容丰富精彩、在师生中反应强烈、课后反馈良好的精品课件素材进行及时搜集存档,形成大队课件库,组织民警教师互相学习,并按照学校需求,将教学资料对校方进行“拿出去”式资源共享,与校方老师共同探讨课件素材,互相协作成长,使我们进行对外宣传的内容不断更新和优化,及时提升宣传成效,使禁毒戒毒宣传活动更加符合时代要求。
【案例思考】
一、“共享式”禁毒戒毒宣传的优势。来自校方的资源共享,更有利于授课民警掌握青少年学生在禁毒戒毒知识方面的学习情况,从而设计出更加新颖、合理、高效的课程。同时,向学校共享课程,提升了校方老师的知识储备和课件质量,使全体在校学生在学习日常中能够受到来自老师的高质量禁毒宣传教育,弥补了民警进校园宣传时往往只有部分学生参加的缺憾,扩大了宣传范围,推动了禁毒戒毒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二、“共享式”禁毒戒毒宣传面临的难点。为提高学生兴趣,避免“走过场”完成任务,让青少年真正学到东西。这就对我们民警教师的课件和课程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是需要民警主动及时了解目标学生群体当下的受教程度和方向,二是要求民警不断接收新的知识,进行自我优化提升。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使我们的禁毒戒毒宣传教育工作紧贴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和发展,在不同的领域中获得更多宣传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