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毒品对人体的危害首先是损害人的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其次是影响心脏功能、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严重的则丧失劳动能力,以至日渐衰竭而死亡。戒毒人员长期吸食毒品,身心受到严重的破坏,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常人。通过戒毒人员健康评估发现,85%以上的戒毒人员存在多疑、易怒、焦虑等负面情绪,70%以上的戒毒人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稽延性症状,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胃肠功能紊乱、心慌胸闷、腰腿疼痛等。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戒毒理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利用多元化康复运动形式对戒毒人员开展康复训练治疗的理念。
【案例基本情况】
根据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改革精神,结合我所推行“4+1+1+1”教育戒治模式的实际,充分考虑到戒毒人员体质状况及发展方向,制定戒毒人员多元化康复训练方案。
(一)方案制定
1.确定康复项目。结合戒毒人员体质与性格特征,根据大队现有资源条件,确定基础动作训练、戒毒操、广场舞、八段锦、羽毛球操、器乐合奏等为相关康复训练项目。
2.选择参训人员。在本大队戒毒人员中选取45周岁以下、四肢健全、无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戒治态度积极的戒毒人员40名,作为试验组成员进行训练。
3.摸底身心健康情况。
体质健康情况:参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的标准,选择握力、坐位前屈、俯卧撑、单足站立、肺活量、台阶指数、反应时和体质指数(BMI)作为评定康复人员体质健康的测试标准,每项测试满分10分,测试总分50分以上即为合格。对参加多元化康复训练的40名戒毒人员进行体能摸底(体质测试情况见表1)。
表1 参加多元康复训练之前成员体质状况
年龄 |
参加人数 |
合格人数 |
合格率 |
20-30岁 |
14 |
5 |
35.7% |
30-40岁 |
18 |
7 |
38.8% |
40岁以上 |
8 |
2 |
25% |
共计 |
40 |
14 |
35% |
首次体测参测率100%,总合格率35%。测试结果显示戒毒人员身体素质不佳,合格率明显低于常模。
心理健康情况:运用焦虑自测量表(SAS)与抑郁自测量表(SDS)对参训的40名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测量(心理测试情况见表2)。
表2 参加多元康复训练之前成员心理测试情况
SAS 焦虑测量 |
标准分 |
人数 |
占比 |
备注 |
低于50分 |
3 |
7.5% |
正常 | |
50-59分 |
12 |
30% |
轻度焦虑 | |
60-69分 |
21 |
52.5% |
中度焦虑 | |
69分以上 |
4 |
10% |
重度焦虑 |
SDS 抑郁测量 |
标准分 |
人数 |
占比 |
备注 |
低于53分 |
2 |
5% |
正常 | |
53-62分 |
14 |
35% |
轻度抑郁 | |
63-72分 |
22 |
55% |
中度抑郁 | |
73分以上 |
2 |
5% |
重度抑郁 |
首次心理参测率100%,测试结果显示40名戒毒人员中,绝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SAS测试中等焦虑人数占比最大,到达52.5%,SDS测试中等抑郁人数占比最大,达到55%。
制定训练计划:围绕“4+1+1+1”教育戒治模式具体要求,制订多元康复训练计划。对初始体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为试验组戒毒人员设计为期三个月的康复训练计划。训练日以周为单位进行循环,每周二、四、日为训练日,其中周二、周四为日间康复训练,周四、周日为晚间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计划见表3)。
表3 康复训练计划安排表
训练日 |
周二 |
周四 |
周四 |
周日 |
训练时间 |
8:40-10:30 |
8:40-10:30 |
19:45-20:30 |
19:45-20:30 |
热身运动 |
热身+基础动作训练 |
热身+基础动作训练 |
热身+基础动作训练 |
热身+基础动作训练 |
项目一 |
广播操 |
广场舞 |
广播操 |
广场舞 |
项目二 |
戒毒操 |
器乐合奏 |
戒毒操 |
器乐合奏 |
项目三 |
八段锦 |
羽毛球操 |
八段锦 |
羽毛球操 |
放松运动 |
肌肉静态拉伸 |
肌肉静态拉伸 |
肌肉静态拉伸 |
肌肉静态拉伸 |
(二)方案实施
1.循序渐进,分段推进。将康复训练项目根据从易到难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基础动作训练、八段锦;第二层次:广场舞、戒毒操;第三层次:羽毛球操,器乐合奏。根据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练习。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学习基本步伐、基本动作,学会基础步伐和动作要领;第二阶段改善动作和姿态,能跟随音乐节奏自然练习跟随,强化个体动作形态及整体动作编排效果;第三阶段强化“精气神”,通过训练项目展现戒毒人员良好的精神面貌。
2.分组练习,以赛促学。将40名戒毒人员10人一组,分成四组。分组讨论基本动作的练习,促使戒毒人员学会自我学习。选取4名基本功扎实、身体协调性较好的戒毒人员担任组长,与民警共同探究讨论并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此外,为了调动戒毒人员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训练水平,利用每周康复日、休息日举行康复训练项目的相应比赛,对表现优异的小组给予适当奖励,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效果。
3.树立榜样,展示成果。组织民警对戒毒人员训练效果进行打分评价,对在康复训练中表现优异戒毒人员授予“训练之星”,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激发戒毒人员参与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和外来人员参观场所时,组织进行康复训练成果展示,激发戒毒人员持续参与训练的自信和热情。
(三)训练效果
三个月的多元化康复训练后,戒毒人员体质得到明显改善,总合格率达到了67.5%(详见表4)。
表4 参加多元康复训练3个月后成员体质状况
年龄 |
参加人数 |
合格人数 |
合格率 |
20-30岁 |
14 |
10 |
71.4% |
30-40岁 |
18 |
12 |
66.6% |
40岁以上 |
8 |
5 |
62.5% |
共计 |
40 |
27 |
67.5% |
本研究表明:在生理上,经过多元化康复训练后,戒毒人员在握力、坐位前屈、俯卧撑、单足站立、肺活量、台阶指数、反应时和体质指数(BMI)等生理指标改善上取得明显效果,充分说明多元化康复训练对提升戒毒人员身体素质有显著效果。横向对比显示,训练组成员在坐位前屈、单足站立、反应时和体质指数(BMI)这四项体质测试项目中相较之前的检测数据进步明显,尤其是单足站立,以10分满分进行计算,试验组平均分为8分,远高于之前的4分。
同时,40名参与多元康复训练的戒毒人员心理健康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中度焦虑与中度抑郁占比明显降低(详见表5)。
表5 3个月多元康复训练后成员心理测试情况
SAS 焦虑测量 |
标准分 |
人数 |
占比 |
训练前占比 |
备注 |
低于50分 |
8 |
20% |
7.5% |
正常 | |
50-59分 |
19 |
47.5% |
30% |
轻度焦虑 | |
60-69分 |
11 |
27.5% |
52.5% |
中度焦虑 | |
69分以上 |
2 |
5% |
10% |
重度焦虑 |
SDS 抑郁测量 |
标准分 |
人数 |
占比 |
训练前占比 |
备注 |
低于53分 |
7 |
17.5% |
5% |
正常 | |
53-62分 |
22 |
55% |
35% |
轻度抑郁 | |
63-72分 |
10 |
25% |
55% |
中度抑郁 | |
73分以上 |
1 |
2.5% |
5% |
重度抑郁 |
通过数据对比表明:经过3个月的多元化康复训练之后,参训戒毒人员中度焦虑和中度抑郁占比分别由52.5%、55%降至27.5%、25%。正常比例分别由原先的7.5%、5%提高至20%、17.5%。参训戒毒人员焦虑、抑郁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通过谈心谈话及日常观察,发现戒毒人员睡眠质量改善显著,纪律意识、耐挫能力增强,思想情绪较稳定,人际关系缓和,戒治积极性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多元化康复运动对促进戒毒人员身心健康、改善其身体机能、增强其戒治信心有积极的意义。
【案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