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云南省临沧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人员耿航(化名),现正处于康复巩固期阶段,在林杰(“临戒”的谐音)警官鼓励和帮助下,向大家分享我的戒毒故事和戒毒感悟,为破局戒毒难题贡献吾身个例。
世界佤乡,中国临沧。在临沧的一个美丽的边陲小镇,我生于斯长于斯,我有一个普通而幸福的家庭,父母亲是在县城上班的公务员,叔叔、舅舅、舅妈是县里人民教师,家里也算是书香门第,非常和睦、温馨。
我染上了毒品
2008年时我满15岁,正读初二,父母因工作忙疏于对我的管教和关心,青春期的我开始叛逆,白天旷课打游戏、晚上在滑冰场漂游浪荡,反正不学好,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在娱乐场所混久之后,慢慢地我认识了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心里觉得很威风、感觉自己很江湖,根本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些人,害我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某天和社会上的朋友在游戏厅打游戏,朋友突然拿出一个红色的“小药丸”问我想不想烧吸,说很爽很刺激还很时尚,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在“玩”这个。我脑子一热,在好奇心驱使下,毫不犹豫的接过药丸,和他们一起躲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吸食起来。这一吸,我沾上了毒品,殊不知,从此刻起,自己美好的生活将在往后的一口口浓烟中断送……。
吸毒只有零次或无数次
第一次吸食麻黄素后,自己感觉身体也没什么变化,心理方面感觉很刺激,甚至感到一种变态的大义凛然,“吸毒也不过如此?没有学校宣传的那么邪乎!”、“吸毒也没什么大不了!”,天真的认为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被一颗小药丸给控制,“这就是吸毒吗?和吸烟也没多少差别呀!”,只要自己不想吸,随时可以停止。
随后偷吸毒于我,如同偷吸烟一样。隔三岔五,只要能搞到麻黄素,都会肆无忌惮地吸食。因吸食麻黄素,我的身体明显感觉就是很亢奋,晚上整宿的无睡意,到网吧玩游戏也显得很精神,有时一玩就是通宵。后面一段时间,只要和朋友相约去网吧通宵玩游戏,我都会提前吸食麻黄素。
就这样,浑浑噩噩中我结束了初中生活,不知不觉中身体和心里对麻黄素产生了一种无法言说的依赖。
单有决心戒不了毒
高一时,父母发现我吸毒,在失望伤心之余,反复劝阻我千万不能再沾毒品。看着父母焦急的眼神,我也很后悔,决心日后一定戒掉麻黄素,不再吸食。
然而,此时的我,吸毒早已成瘾。加之我的圈子有朋友也吸毒,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纵有心戒毒,酒醉后的我再无拒绝毒品诱惑的能力。有一次跟朋友一起聚餐玩耍喝了酒后,朋友说这个麻黄素还能醒酒和减肥,我心又凌乱了,想这小东西居然这么神奇?最终,我再次迷失了方向,走上复吸道路。
之后的每天,更是忘记了自己是一名高中生,在教室没有心情听老师讲课,总想着要怎样从父母手中骗到钱去买麻黄素,瞒着父母,一有机会就会“吞云吐雾”。
再次告别毒品遇到初恋
由于没有好好读书,我的高考成绩可想而知。
高中毕业,看着身边的同学都一个个收到心仪的录取通知书,我也觉得非常愧对父母,没有考到自己理想的大学。
2012年,父母帮我选择了一个职业学院的汽修专业,我离开了家乡小县城去到省城读书。离开了原来的圈子,无处寻觅麻黄素的身影,我暂时告别了毒品。
看到大城市车水马龙再想想自己小县城的慢节奏生活,自卑使我这个来自小县城的人跟学校里的这一切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心中暗自发誓一定好好学习。就是这时,认识了我的初恋。
她是一个非常好的女孩,相处了三年她教会我了很多东西,她也从来不在意我之前的过往,一直陪伴着我。让我的灵魂短暂的找到了一个栖息地,同时也对我们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失恋加速我二次复吸
由于这是我第一次谈恋爱,再加上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扰,虽然我们都深爱着彼此,但是最终我和她还是没能继续走下去,我失恋了。
那段时间我每天魂不守舍,失去了她就感觉整个世界都黯然失色,人生也没有了目标和方向,甚至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义。
每天借酒消愁,整日昏昏沉沉,这时我内心一个尘封许久的想法又冒了出来,我想吸几口麻黄素,这样会不会让我忘记痛苦,或许这样能让我舒服一点。
我不想面对现实,这一刻我只想沉浸在毒品营造出来的幻境里,甘愿做毒品的奴隶,任由它来掌控我的生活。就这样,假期回家时,我再次复吸。
每天浑浑噩噩,眼里失去了光、脸上没有一丝血色,萎靡不振,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犹如行尸走肉一般。
无心工作彻底放飞自我
2016年,我从学校毕业在昆明找了一份工作,第一次迈入社会经验不足加上心理对毒品的依赖,我毅然辞职回家。第一件事不是陪父母吃饭,而是直接联系毒友拿到心心念念的麻黄素吸食起来,仿佛吸食的那一瞬间才能给我心灵最大的安慰,身体的每一根神经才能无比舒服。
这一切,父母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的是我还在吸毒,在此期间,我被公安机关拘留教育过几次,但仍不知悔改。
2017年,父母还帮我找了一份工作,被毒品控制的我根本无心上班,消极怠工,还染上赌博恶习,每天沉浸在毒品和赌博的“快乐”中彻底放飞自我,最后输光了从父母手中骗到的钱,父母不给钱了,就开始网贷、卖车、变卖家当,跟朋友亲戚借钱,只为每天能吸几颗麻黄素。整日恍恍惚惚,颓废的日子一过就是两年。
试图远离毒品的我机缘巧合
开始第一次强戒
2019年,我被公安机关抓获拘留10日,责令社区戒毒三年。回家后,我无精打采,一副对未来无所谓的样子,毒品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青春阴暗灰霾。
看着母亲整天以泪洗面、痛心疾首,反复苦心劝我再回头,看着母亲的白发和皱纹,可能我最后的良知被唤醒,静下心来,自己也顿感人生已误入歧途,认真反思自己蹉跎的岁月,我再次决心戒毒。
痛定思痛,戒毒失败的经验告诉我,有了戒毒的决心,还必须远离毒品、远离毒友。我打算换一个环境生活,看能不能摆脱麻黄素这个“坏东西”。
收拾行囊,我选择去广东打工。
2019年9月2日,在广州机场,刚下飞机刷身份证时因之前有案底我被机场警察带去询问,经毛发检测证实最近吸过毒,被送至广州市白云区潭岗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始了我的第一次强戒。
入所后,失去自由的我对强戒生活非常抵触。我深感人生地不熟,心情极度郁闷,完全没有强戒意识和概念,在我的认知里,戒毒是我自己的事,关警察什么事。
刚开始,我无法适应强戒生活,根本不珍惜戒治机会,也无心接受改造,常常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呆望着强戒所的高墙。
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强制性的、有规律的强戒生活加上警官的教育,使我的内心发生了一些向好的转变,有那么几瞬间,我好像感到我又行了,甚至开始憧憬起了出所后的人生。
回归社会的际遇让我操守尽失
2021年6月1日出所回家后,我开心地去派出所报到、去社区报备。
忘掉过去,迎接未来。我开始在招聘网站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可是不尽人意,每个用人单位招聘条件条条框框都写着有不良嗜好和违法犯罪经历的不予录用。
我无精打采地思考着今后的人生,有人说,吸过毒的人没有未来,之前我不信,我认为只要改过自新,生活也是美好的,而我的现状让我信了。
因为找不到工作,我成了无业游民,整日无所事事,因曾经沾过毒品,我的圈子很难更新也没有更新,只能找过去的朋友玩也只有过去的朋友愿意和我玩。
平时和朋友外出旅游开酒店宾馆住宿时,也经常被当地公安机关“特殊照顾”,慢慢地,自己心理开始出现一些扭曲,感觉自己不被社会接纳,特别是强烈感觉到自己在就业和正常生活中被歧视。
2022年10月,父母恨铁不成钢的一句“狗改不了吃屎路”的不信任,成了压倒我抱怨命运不公的最后一根稻草。埋藏在心里的恶魔被我委屈、扭曲的心理彻底释放出来,我复吸了第一口。
之后,只要一有机会,我躲躲藏藏、变本加厉式的疯狂吸毒,一次烧吸麻黄素十颗至二十颗不等。
对戒毒和人生的新理解
因吸毒严重成瘾,我不出意外地被带上了冰冷的手铐送进了临沧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始了为期两年戒毒生活。
刚来强戒所时,在生理脱毒期间我渴望的不是自由,而是毒品,只要能让我吸毒,我哪怕是吸到死我也无怨无悔。我感觉自己没有未来,眼里没有光,人生没有存在的意义。林杰警官发现了我的状况,对我开展了所纪所规等一系列适应性教育。
一个月后,我从收治大队转到了常规大队,林杰警官每晚讲评的时候总是对我们说,戒毒是你们人生唯一正确的出路。戒毒路上,警察和戒毒人员不是对立的,警察的管理是服务戒毒人员的,严管厚爱是服务戒毒初心的,大家在戒治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要第一时间向值班警官报告,每一位戒毒警察都会陪着大家向前走,大家要倍加珍惜戒治机会,增强戒毒自信,磨练心性,重塑人格。
刚开始我很厌烦这些道理和口号,都没有当一回事,也从来没有认真听过警官们对我们的集体教育,内心也抵触。总认为警察管理我们,就是严管,哪有什么厚爱?戒毒警察能让社会接纳我们吗?戒毒警察能呼吁社会给我们应有的关注和公平择业机会吗?我们还有未来吗?
后来,在我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林杰警官向我伸出了援手,我也开始不那么抵触了,慢慢的也会跟林杰警官交心谈心了。时间一久我就发现,林杰警官对我们的关心无微不至,几乎照顾到了我们的方方面面。戒毒警察才是我们戒毒人员戒毒路上的同行人,未来人生路上的指路牌,也是想且能伸手拉一把我们的人,是那无数难熬的戒毒夜里那盏引路灯。
林杰警官常教育我们说,一日吸毒,终身戒毒!戒毒顾名思义就是要戒除心中的毒。毒不仅仅是麻黄素、不仅仅是所有毒品,毒应该包括一些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毒应该是不健康的思想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及习惯、错误的观念和言论、扭曲的人格和变态的心理等等,其实,这世上,所有人都在解除心中的毒以过好每一天生活。大家要一心向善,做到“想好”“说好”“做好”,在戒治生活中感恩惜福、规范言行、涵养正气、心中无毒、永不染毒。
是啊,心中无毒,多美的境界。牢记戒毒初心、改掉自身陋习,往后人生每天进步一点点,日复一日,未来可期。
一天早晨,在去餐厅吃早餐的队列行进中,林杰警官突然喊停,让我们抬头看看山岗上刚刚升起的朝阳。林杰警官大声对我们说,太阳之光,是公平的,它普照万物、滋养万物,太阳是大地之光、是万物生之希望。打起精神,露出你脸上的笑容,向阳而生,让我们开始美好的一天,去战胜毒魔,找回曾经的那个憧憬明天的自己。
听完林杰警官的话,在戒毒人员自发雷动的掌声中,我突然意识到了我们不是没救了,而是我们走错了路,只要好好听林杰警官的教导,心中无毒、向阳而生,不再被毒品牵着鼻子走,我们依然有明天。
林杰警官不仅指导我康复身心,还教会了我感恩珍福,更教会了我坚强,不轻易向困难低头,勇敢面对挫折。让我相信我也是有明天和未来,给我的戒治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信心和动力。
如何回归后适应社会?在与林杰警官日益相处中我找到了答案——想好、说好、做好“三好”,即所想、所讲、所做皆好,思想、语言、行动都是正能量。按此人生,在临沧强戒所,感觉自己发生了质的蜕变。
此时起,我不再违纪违规、不再无精打采、不再抱怨消极,每天都倍加珍惜戒治机会,感恩惜福,遵守纪律,服从管教,积极参加集中学习、康复训练、习艺劳动,彻底戒除毒瘾,渴望自己出所人生。
感谢林杰警官没有放弃我,在我踏入深渊的时候拉了我一把,让我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如今,我和同戒人员一起,在赵家小山的强戒所里,在林杰警官严管厚爱下,洗心革面,一心向善,心中无毒、向阳而生。
【林杰警官手记】听了戒毒人员耿航的戒毒故事,作为一名戒毒警察,以冰毒的危害和青少年如何防毒拒毒两个方面分享禁毒常识。
冰毒的危害。“冰毒”,是甲基苯丙胺的俗称,又称作甲基安非他命,云南边境一线普称(脱氧)麻黄素。是一种常见的苯丙胺类毒品。文中戒毒人员耿航吸食的就是此类毒品。其害有三:一害为摧残身心,本该健康成长的初中生耿航。身心发育均未成熟,因吸食麻黄素其身体、精神意志都受到严重摧残;二害为引发刑事犯罪,为支付毒资,耿航染上赌博恶习,从父母亲人朋友手中骗钱、借钱,变卖家具、网贷。三害为家破人亡,生活中,吸毒成瘾者为支付毒资以此走上盗窃、抢劫、诈骗、贪污、受贿、贩毒、图财杀人、淫乱等犯罪道路的不计其数,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一言概之,青少年吸食冰毒不仅会对自身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还会增加社会治安压力,并可能导致家庭破裂和个人前途的毁灭。
青少年如何防毒拒毒,结合耿航之例,总结有五: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控制好奇心,不要盲目赶时髦。耿航因长期和小混混在一起,控制止不住好奇心,以吸食麻黄素为时髦最终害了自己。二是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永远不要尝试第一口。耿航无知认为“吸毒和吸烟没什么区别”,错误低估毒品一口成瘾的危害,导致自己在毒坑越陷越深。三是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提供学习效率等各种花言巧语。耿航误信毒友“麻黄素能减肥和醒酒”的谎言,走上复吸道路。四是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耿航的第一口吸毒皆因结交了吸毒的朋友而引起,生活中,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五是远离高危场所、高危人群。耿航第一次强戒回归社会后朋友圈没有得到净化,这是他再次陷入复吸深渊的最大客观事实。生活中,要做到不进入游戏厅、歌舞厅、酒吧迪吧等高危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食物、物品等,不随便跟随他人外出、游玩等。
戒毒和禁毒从来不只是人民警察的事,可谓是“匹夫有责”之大事业,戒毒、禁毒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齐头并进,方显大国担当、方能无毒天下、方呈中国社会主义优越性,更需全社会共同关注。戒毒人员不是吸毒人员,戒毒人员和吸毒人员是有本质区别的,吸毒是违法的、是要全民共同打击的,而戒毒是依法的、是全民共同期盼的。在此,林杰警官呼吁全社会正确看待戒毒人员及戒毒家庭,在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在择业就业、发展创业、教育医疗、人文尊重等民生方面让其及家庭感受到应有的温暖、关注、监督、关心、帮助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