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和《司法部关于司法行政系统表彰奖励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规定,经司法厅党委研究,拟给予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李坚记个人二等功,现予以公示(事迹材料附后)。
公示时间:2018年2月27日-2018年3月5日
如对公示对象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与贵州省司法厅政治部联系。联系电话:0851-85559320
贵州省司法厅政治部
2018年2月27日
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
李坚申报个人二等功先进事迹材料
李坚,男,汉族,现年56岁,中共党员,2015年被选派参加由贵州省戒毒管理局组织的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先后担任息烽县石硐镇高青村、息烽县西山镇
鹿窝村第一书记。
勇迎挑战不畏难
从小在工厂长大,后在戒毒战线上奋斗了30多年的他,对农村工作是陌生的,但接到新任务的他并没有畏难退缩。为尽快进入角色,他不仅反复研读省直工委发放的培训资料,还通过网络、报刊等方式详尽了解农村工作。驻村后,他第一时间与所在村村支书、主任交流沟通,了解掌握村党支部党建、村民管理、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困难。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只要村民有需要,他和村委的工作人员都会迅速赶到现场,积极协调帮助村民解决问题。平日里,他还会尽量抽出时间走家串户,随身携带记事本记录到访住户的家庭情况或村民们反映的问题。能够当场给予答复的,事无巨细都给村民们解释得清清楚楚。不能马上解决的,回到办公室和村委其他人员坐下来共同商量对策。2016年4月以来,李坚参与调处解决了鹿窝村村民矛盾纠纷14起。“老李这个人责任心强,心里头装着老百姓,村民哪家有点事儿,他恨不得马上就给人家解决了”。鹿窝村村支书吴德琴说。
病魔来袭仍操劳
2017年9月,在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中,李坚不幸被检查出罹患直肠癌。
然而事实是,早在2016年的体检中,他就被检查出肝脏部位出现了囊肿,医生建议他去复查,可他拿到体检报告后想都没多想,看都没多看,就忙着入户给村民们办事去了。如今,那位身体健硕的壮汉病倒了,躺在病床上整只右臂插满了化疗输液管。可即便这样,面对前去探望他的同事,李坚依旧精神抖擞地说道:“我清楚地记得我去入户,村民们总会提出,‘你们来,帮我们找点事做做,让我们改变下贫穷的面貌,我们过够了这苦日子了!’村民们那种渴盼的眼神呀,映在人脑海里真的是无法忘记……”他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地说起还有多少多少问题没有为村民们解决,还有多少多少事没有给大家办,对他自己的病情,却只字不提。
2016年5月和10月,李坚多方协调,积极向息烽县、西山乡争取政策,分别为鹿窝村引进了国际山地马拉松赛项目和全国滑翔伞邀请赛,同时引进资金1100万元修建了2.5公里西山坪滑翔伞训练基地公路。为满足赛会接待需要,鹿窝村成立了村旅游协会,开启了乡村旅游带动发展的新模式,木江山村组9户低收入家庭建起了农家客栈。2017年体检当天,李坚一出医院就火急火燎地往村里赶,因为他记挂着那个两天后就要迎检开业,现在却连床单被套仍未规范统一的农家客栈。回村途中,他边开车边和原单位联系,请求给予帮助支持。单位领导赶赴实地了解情况后,现场办公助资2.8万元,第二天就为客栈统一购置了床上用品,为每户每年增收四千余元。
2017年10月9日,李坚远在广州佛山工作的女儿得知父亲病重,执意要带他前往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进一步确诊。临出发的前一天,时值国庆假期期间,李坚固执地驱车回所,将一份他带病反复斟酌修改了几天的、为鹿窝村村民申请的扶贫猪仔和蜜蜂项目计划放在了同事的办公桌上,打电话千叮万嘱交代,“上班后,第一时间将计划代交所党委研究审批,好及时购进,村民们急等着用……”10月底,省一所助资8万元,购买了仔猪20头,蜜蜂40桶分发给了43户低收入村民家庭养殖,预计每年将为农户增收4000至10000元。
在这位驻村干部的心中,村民的事永远排第一,不分大小多少,能为他们多办一件算一件。村民谢贵平说,“老李是个好人,来到村里,不辞辛劳,多方协调,大大小小为村民们办了不少事,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驻村两年多的时间里,李坚尽己所能,积极协调中共息烽县委党校、息烽县文体局、贵阳市群工委等多家单位,为驻地村寨购买赠送经济作物种苗等,协调资金100余万元,对鹿窝河道治理和山沟河床修建,争取市级资金70万元修建通树湾、蒿支湾两个村民组群众服务中心。多次回所汇报驻村情况,向所党委提出联建帮扶驻地村寨意见建议。省一所累计投入资金43.25万元,帮扶村寨开展好党建、扶贫慰问、产业扶贫等工作,助力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改、危房改造、建成乡村“阳光驿站”等等。他同时还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引入杭州欧抱抱公司为村民捐赠价值50余万的衣物、学生用品,等等。驻村以来,鹿窝村89户低收入户73户已脱贫。
一颗公心只为民
驻村工作中,李坚不仅为村民们挣得实惠,还始终坚持驻村不扰民、帮忙不添乱的原则,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清廉本色。他驻扎的两个村,村委的公共用房都极其有限。一间七八个平方的杂物间,一张简易的单人床就是他驻村的休息之所。白天忙完村民们的事,回到 “单身寝室”,一个人随便就着点面条、馒头填填肚,吃完了继续伏案整理当日完成的事务、第二日的安排。年过半百的他,每天饥一顿饱一顿。村民们看到第一书记每天如此三餐,都叫他在自己家中一起吃,可李坚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从未吃过村民的请,也从未叫过一声苦。
2016年盛夏,高青村旱情严重,接连一个月村里人畜饮水困难。他第一时间向原单位汇报了这一情况,省一所所党委当即派出送水车支援当地。连续3天,李坚忙活着协调处理所里派来的送水车,解决完村民的饮水问题后,晚上却自己到村里的井边担水做饭,不为别的,只为送来的水都用在村民家中。病床上,李坚感慨地说:“村民一辈辈的太不容易了,我们食国之俸禄,再苦再累都比这些老百姓好……”。
李坚的话朴实无华,却饱含了对村民的真情,也正是这份真情,让他全身心地投入驻村工作,不辞辛劳、倾尽全力、一分钟不敢耽搁地为村民办实事好事。
2017年6月,全省连续一个月普降大雨,鹿窝村也未能幸免洪灾。当时,贯穿全村的鹿溪水流暴涨,而进出村寨的唯一一条公路有几百米正是沿溪而建,防汛形势万分严峻,事关全村及相邻村寨村民们的各项物资运输。村里紧急建立防汛监控小组,李坚也是其中一员。为便于每日巡查,李坚自费从贵阳为村委购买了雨衣雨鞋等物品,无论雨有多大,每日定时参加巡查。一天,他同村主任胡越洋等来到溪边例行巡查,可不曾想脚下的堤坝因连续多日雨水浸泡已松软不堪,李坚站上去没一会儿就垮塌了,就在他要摔向溪中的千钧一刻,站在一旁的胡主任一把拽住他,用尽全力直往岸上拖。几分钟后,在同行巡查人员的奋力救援下,李坚才全身泥泞地回到马路边上……望着眼前滔滔的洪水,大家久久未回过神来……
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李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在驻村工作中,他一心想着尽己之力为村民多办实事好事。无论是身着警服的警察,还是一名驻村干部,李坚永远不忘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和对党、对人民应尽的责任。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勤勤恳恳做人做事。面对前来看望他的省戒毒管理局局领导、鹿窝村村支书、村主任以及村民代表,李坚说:“等身体恢复了,还要回到驻村岗位上,给大家再跑跑腿办点事!”